貴州銅仁妥善安置易地搬遷群眾
經濟日報-中國經濟網訊(記者王新偉)“十三五”以來,貴州省銅仁市共建設144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,29.36萬名山區群眾搬出大山,其中跨區縣遷往超過了12.55萬人,占到貴州省跨區縣遷往人口規模的54.3%。
為讓遷往群眾盡快融入新環境、淪為新市民,銅仁市堅決黨建引導,創立居安、業安、身安、心安“四安家園”。銅仁創新領導機制提升引領力,建構“黨委領導+工青婦主體+其他的組織力量、社會力量、市場力量參予”的的組織構架,統合優勢資源下沉。按跨區縣、縣城、集鎮、村寨四個類型,銅仁建立健全易地扶貧搬遷基層黨建體系,構建“街道黨工委+社區黨委(黨總支)+片區(網格)黨支部+樓棟黨小組”的組織鏈條,切斷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。銅仁還在市縣層面選派41名干部擔任易地扶貧安置社區黨組織書記,配有專職黨務干部116人,選派派駐工作人員590人。統籌資金資源,按每年不高于5萬元標準保障社區運轉經費,每年不高于10萬元標準確保社區服務群眾專項經費。
銅仁重新組建易地貧困地區搬遷移往地集體經濟組織82個,盤活遷往小區門面、商鋪等資源,引進或興辦便民超市、菜場、勞務公司等,實現集體經濟累積11631.9萬元,推動群眾持續穩定增收。
以黨建引導捉低收入,創新“業安”新模式。銅仁堅持培訓對象與培訓意愿結合、堅決培訓工種與增進轉移相結合、堅決就業培訓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結合,提高低收入能力。謀求貸款和創業基金2932萬元,竣工小微企業、扶貧微工廠(微車間)、家政公司268個,帶動低收入2000余人。整合資金16.05億元、實施重點項目291個,配強安置社區及周邊產業。在易地扶貧遷往移往點設立124個低收入服務中心,構建搬遷勞動力家庭“一戶一人以上”平穩就業目標。目前,全市29.36萬遷往群眾中,有勞動力人口14.55萬人,已低收入13.42萬人。
此外,銅仁還建設全市共新(改為闊)建安置點設施學校68所,配備452名優秀教師到移往點任教、在安置點設立優質學校分校。為144個安置點配備專技人員1896人,構建醫療服務全覆蓋。建立巡回醫療制度,定期組織縣級以上醫院醫務骨干到安置點開展醫療服務。落實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“先診療、后付費”政策,移往點常住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約100%。
特薦文章

-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:技能培訓“定心”求職者
- 落實普法責任制 推進全民守法——遵義市稅務局“七五”普法工作亮點
- 文化|你知道貴州“沙灘文化”嗎?在遵義首發的這本書將為你解謎_政務_澎湃新聞-The Paper
- 33歲遵義扶貧干部余永流突發疾病離世,他的家書感動天下_中國政庫_澎湃新聞-The Paper
- 世界醬酒核心 醉美赤水河谷|遵義:大力推進以茅臺酒為引領的綠色食品工業發展
- 貴州:省院檢察長到遵義市播州區開展"大走訪"活動
- 黔南州舉行2020年茶葉產業發展工作推進會暨都勻毛尖(國際)茶人會表彰會
- 以創新蝶變 于逆境騰飛——黔南州推進園區改革與創新發展工作綜述
- 提醒所有黔南人!這件事12月31日前抓緊辦,事關你明年收入!
- 黔南州首例UBE手術成功開展!
點擊排行
頭條文章
熱點推薦